1)第371章 红与黑_大不列颠之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2章书报审查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如果用大仲马的话形容这场瓢泼大雨,那就是好像上帝昨晚酒喝多了一样。

  不过向来喜欢说俏皮话的大仲马现在可没有心情开玩笑。

  自从他拿到了《红与黑》的手稿,他就明白了这本小说在法国出版仅仅一年时间后便被查禁的理由。

  不是因为这本书写的太假,而是因为这本书写的实在是太真了。

  虽然大仲马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已经被拿破仑边缘化,但是他好歹也在年幼的时候瞥见过法国上流社会的腐朽奢华。

  而在他成长的时代,他又见证了法国底层和中层阶级出现的各种魑魅魍魉。

  而在他读完了《红与黑》之后,他也确信这本书的作者司汤达先生一定是同自己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否则不可能将法国近十几年来的社会丑态描绘的如此惟妙惟肖。

  大仲马正在魂游天外呢。

  不过,作为让步,《拿破仑思想》也被永远的锁定在了副刊《经济学人》当中,以此来确保一旦出了问题可以随时弃车保帅,不会影响《英国佬》的时尚文学主营业务。

  其次,如果《红与黑》仅仅只是吹捧拿破仑,在目前的格雷内阁看来,顶多也就是听着声音刺耳一点罢了。

  但不幸的是,这样安宁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但是由于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不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两党内部的保守势力一直都致力于将拿破仑塑造成吃人魔鬼的形象。甚至于在《英国佬》内部,迪斯雷利也曾经在亚瑟决定刊登路易的那篇杰作《拿破仑思想》时,同他产生过不同看法。

  当时,亚瑟强调刊登《拿破仑思想》可以分流《威斯敏斯特评论》等自由主义激进派刊物的读者份额,进而开拓更大的读者群,最终才说服了迪斯雷利。

  “不管看多少遍,这本书还是像是看第一遍那样精彩。只不过,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只以为里面全是故事。但现在回头再看,却发现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纪实文学作品了。司汤达先生不愧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鼻祖。”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开始拿起了他的笔,打算通过另一种方式来缓解因为革命失败而日渐消沉的心情。

  司汤达先生比他和雨果都年长不少,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青年时期亲身经历了大革命,并且还热情的参与了进去。

  所以,要想出版《红与黑》,首先在迪斯雷利这里就够难搞的了。

  而在意大利地区,他们发出的呼声便是令路易·波拿巴先生阴差阳错来到伦敦的烧炭党起义。

  亚瑟闻言只是轻轻笑了声,他站起身宣布道。

  “有什么不好的?”大仲马开口道:“不想给人看只能说明他们对于自己的大小不自信。”

  丁尼生听到这里,也捧着那份密茨凯维奇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