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章 局势逆转_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局势逆转

  “晋王高义,有刘镇国和窦名望两部增援,安顺必下。”

  高文贵拱手道:“等安顺一下,通往贵阳的大路畅通无阻,我大军可长驱直入,一举攻占贵阳。”

  “但愿如此吧。”李定国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让亲信去下达军令去了。

  很快,屯集于北盘江一带的各营兵马中。

  刘镇国和窦名望两部迅速得到了粮草的抽调。

  吃饱喝足后,两部兵马开始沿着贵阳到昆明之间的大路迅速前进。

  但是让李定国忧心不已的是,明军的粮草运输还是存在问题。

  从昆明运到北盘江一带的粮草,不仅延时延量,而且品质问题也屡屡得不到改善。

  而笨重的红衣大炮,一直滞留在路上,不仅无法运抵安顺,到现在距离北盘江尚有一段距离。

  如此种种,不仅是李定国,明军众将都对即将到来的决战忧心忡忡。

  “高陵伯,没有带去红衣重炮,你说我们能打下安顺吗?”

  延绵不断的大军开进,泰安伯窦名望沉声道。

  “泰安伯,尽人事,听天命吧。”刘镇国长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窦名望是李定国的亲信,在张献忠时期曾经担任过锦衣卫皇城指挥使一职。

  而刘镇国则是孙可望的旧部。

  昔日孙可望主力集中于湖南和贵州一带时。

  李定国率兵放弃广西,准备进入安龙接出永历帝后,再转入云南。

  在这个时候,李定国的大军动向被张虎的锦衣卫探知,报告给了孙国主。

  由于那时候孙国主的主力集中在前线。

  所以就只能派遣刘镇国和关有才两人,领兵去田州阻挡李定国。

  在这中间头比较大的孙国主还出了一段小插曲。

  被很多文人记载成了他要派刘镇国和关有才去广西攻打李定国。

  这尼玛,派刘镇国和关有才去打李定国?

  孙国主虽然那时候精神有些不正常,可也从来没把奔波霸儿当成如来佛用过呀!

  刘镇国和关有才要是有这本事,还至于在孙国主手底下名不见经传,负责打杂吗?

  刘镇国和关有才与李定国的差距可想而知。

  后面自然也是他二人也是被李定国轻而易举地击溃,关有才对孙国主还是忠心的,虽然兵马丢了但还知道跑回来。

  而刘镇国在那个时候则是成为了投靠李定国的第一个秦将,得到了李定国的刮目相看。

  再之后,孙李内讧,晋蜀内斗。

  刘镇国的部队滞留在贵州,被吴三桂几乎全歼。

  而由于刘镇国的忠诚度较高,李定国手底下的秦兵又多,不怕没兵,就怕没将。

  贵阳失守,刘镇国跑回云南,李定国又重新划拨了几千兵马,交于刘镇国统帅。

  刘镇国和窦名望两部沿着大路不断开进,数日之后在安顺一带,成功的与祁三升部会合。

  “泰安伯,高陵伯,你们总算是来了。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