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都别争了_大唐:让你监国,竟成了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说出要打高句丽之后,群臣立刻就议论开了,很快御书房内就分成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支持李世民的决定,像长孙无忌就认为,绝对有必要好好教训一下高句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将其灭国,让天下知道大唐尊严不容侵犯。

  另外的阵营,以李靖等武将为首,反对这个时候对高句丽用兵,认为应该先打吐蕃,再图高句丽,毕竟只是为了意气之争打仗,明显不太合适。

  相比之下,为了大唐几十万边民的安全着想,还是应该先打吐蕃。

  李福看着群臣讨论得热火朝天,他也开始在内心里嘀咕开了,李世民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这个这个,李二这老货想打高句丽,有勇气,不过看来朝臣们都不是很轻易。】

  【但不得不说,李二的这个选择还是不错,打高句丽的抉择很正确。】

  李世民微微挑眉,这还是他第一次做出军国大计决定后,得到李福的认可。

  于是李世民直接忽略掉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的争论,转而仔细倾听起李福的心声。

  【其实高句丽这个国家,就是贱皮子,一直以来中原王朝就不断遭受到他的挑衅。】

  【所以才会有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事情发生,尽管对隋炀帝这个人不认同,但不能不说,打高句丽,隋炀帝的决定并没有问题。】

  【应该没几个人注意到,高句丽的国祚,从汉元帝到最终被灭,持续了整整七百年。】

  【所有王朝多数都难过三百年的坎儿,高句丽一个塞外少数民族,居然苟了七百多年,仅次于周朝,可以说绝对不一般。】

  【高句丽这个民族主体是扶余人,前身是周朝的外藩,定期要给朝廷纳贡,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进入半猎半农耕的生活状态,还有了筑城,俨然已经具备了封建王朝的基础。】

  李世民听得很仔细,但是边听边觉得震惊,事实上从李唐开国起,李世民就已经在不断派出细作前往辽东探查高句丽的情报。

  但是时至今日,李世民突然才发现,自己这边所探查到的情报,居然还没有李福知道的多,而且李福对高句丽的理解,竟是比自己还要深刻。

  【任何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长期留存,主要原因不在于这个民族的强悍,而在于他们的生存能力。】

  【比如匈奴,鲜卑,虽然一度非常强大,可是最终都消失了,原因就是他们只是单一的游牧民族,除了靠天吃饭没有别的技能,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就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但高句丽不一样,他们有游牧,但也有农耕,所以就保证了这个民族强大的生存能力,进退取舍非常容易,所以在对付起来,就没匈奴人那么简单。】

  【李二怎么说也是千古一帝,应该看出高句丽未来对大唐的威胁,所以才会一直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