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来自意大利的信件_391_1855美国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远处的生产车间走去。生产线的扩张,带来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在职工中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的比例下降了。虽然史高治这里的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的比例依旧比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要来得高,但是史高治明白,等到战争爆发后,自己的工厂的规模也许会迅速的扩大,到那个时候,工厂的产能也许要扩张到每月数万支,甚至十余万支的水平,到那个时候,自己手中的技术工人肯定就会真正的短缺起来。

  在以前,史高治总是采取向外招揽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的办法,但是,这个行业整体的规模有限,即使将全美国的符合条件的技工都招揽来,对于月产十万支步枪的目标来说,还是有些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史高治想起了在后世里常见的一种办法:师傅带徒弟。

  一个师傅带几个学徒,这在美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一种在手工作坊时代就流行的做法。作坊主带几个徒弟,徒弟们免费的为师傅干活,而师傅们则传授他们技术,直到他们成长起来,可以自立门户为止。

  但是这种制度显然是有问题的,那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师傅的利益来考虑,最为理想的局面当然是徒弟们永远出不了师。这样师傅就总能有免费的劳动力使用,而且不用担心徒弟在出师后变成了师傅的竞争对手。所以,师傅们总是会用一切办法拖延徒弟的厨师时间,对于徒弟的教导,也总是能不教就不教,无论如何也要留一手关键的东西不教。所以做徒弟的要想学到真本领,还真不容易,有时候还必须采用一些间谍手段才行。

  不过在工业时代里,这种关系开始发生了变化。师傅不再是作坊主之类的有产者,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他们都变成了雇佣工人,师傅们手里的技术绝活已经不再是能让他的家族世代维生的法宝了,所以,只要有一定的物质激励,史高治觉得,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们应该还是愿意指导那些徒弟的。

  于是参照后世的做法,史高治开始在工厂里推出了这样的活动。首先,史高治给每个技术工人确定了一个技术职称,按照不同的级别,颁发不同的工资。一个最高级别的技术工人的工资是甚至可能是一个新手的好几倍。

  而在史高治的游戏规则里,一个技术工人,想要获得更高的职称,除了自己技术高超外,教导出更多的新手,让他们通过史高治组织的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史高治还许诺,他们没教导出一个可以出师的弟子,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

  如今,这个活动正在史高治的工厂里全面推行,史高治觉得,依靠这个办法,到战争爆发时,他应该就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技术工人储备。

  除此之外,技术规范教程也在紧张的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