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6章_五胡烽火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岸上迎接的人不少,大多数官员都身着汉国式样的紧身夹克衫,也就是所谓的“汉服”。

  在这样的人群当中,一名身穿晋人衣冠的官员格外显眼。从众人站的角度看,此人一马当先立于众人之首,迎接者中当以此人为尊。

  此人就是那位被扣押的晋使嘛?船近了,孙绰仔细一打量。不对,这人绝对不是晋使。他虽身穿晋朝衣冠,但脚上却蹬着一双镫亮的马靴,初春的阳光下,马靴在袍服下熠熠发光。

  晋人的官靴是木底或者丝履,马靴的穿法纯粹来自三山。建康一带也曾有纹绮把汉国的马靴蹬在脚上四处炫耀,然而,只有汉人才习惯天天把马靴擦得i亮。

  这一方来自于汉王的恶俗,他认为马靴亮不亮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故而汉国官员有样学样,喜欢把马靴擦得如同镜子般黑亮。

  另一方面,晋国的路况以及靴油的昂贵,也让南方纹绮们学不来汉国官员。

  上好的马靴是鲸皮制作,透气防水,而最好的靴油也是由鲸蜡与鲸脂等液体蜡脂制作。

  这些东西产量有限,三山自产自销满足本国人还不够,偶尔外销则价格惊人。纹绮们即便有渠道获得靴油,但晋国尘土飞扬的道路会让他们的一切努力汤。

  在三山期间,孙绰就知道从马靴的光亮程度上,分辨三山本地人与晋商。凡是靴子尘土蒙面,那一定是来三山做生意的晋商,而习惯出入坐车、骑马的三山商人,则一定马靴镫亮.晋使出使番邦是为了宣慰,衣冠打扮代表朝廷礼仪,岸上站着的那人虽明显带有晋人的气息,也穿着晋人冠服,但那双靴子却暴露了它的来历,这是典型的汉国时尚,连擦靴子的方式也来自汉国。

  孙绰的目光本来专注于那位晋人衣冠者,但等到登岸时,那人身边一个熟悉的面孔吸引了他,并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这是文兵!他怎么也来到这里?孙绰出发时,文兵(宇文兵)还与汉国元勋一起在王府上聚会,现在他却在光州岸上迎候自己。瞧那架势,他竟不是为首者?此何人也,竟能在站于汉王起家之臣上首?千头百绪涌上孙绰心头,一霎时,他明白了,原来他的座舟是故意在海上兜圈,所以他才会先发后至,落在文兵后面。

  汉王如此调度人手,所图何事?说起来,这次出使汉国孙绰可算是赚得盆满钵满,甚至以晋人之身得到汉国一块封地,这在汉国都是难得的荣耀。

  然而,他在汉国的所作所为,却对不起“使节”这个身份。出使期间,他不仅没能表现出天朝上使应有的气度,相反,在得到汉国封地后,他心中天平开始偏斜。对汉王不满朝廷封赏的抱怨,他没能出面排解,反唯唯以对。现在,当他见到文兵现身于光州,才恍然想起自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