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这样,漫漫海上旅途之中,刘备的各种传奇故事,就成了孩子们最大的消遣和每天最期待的事。

  幽州军战史讲完了,刘备又开始讲述起简雍等人在洛阳的故事,经过他的添油加醋,简雍等人在洛阳吃吃喝喝悠闲度的行径变得像是后世狗血恶俗的谍战片一般惊心动魄,令人惊叹连连。

  由于担心海上风浪太大,此次航行并没有走近几年来被探明的直线航道,而是沿着海岸线不远处,走起了传统的近海航线。

  正因如此,他们在航行到山东半岛附近的海域之时,先后遇到了许多扬帆出海的大小船只,甚至还有百姓划着舢板,希望能够越过海洋,去辽东或者朝鲜半岛。

  “这些人难道不怕风浪打翻小船,致使葬鱼腹吗”看着星星点点,遍布在视线中的小船,诸葛瑾痛心疾地问道。

  “礼记里面有一篇写的是苛政猛于虎,难道没听过这个典故吗”刘备冷笑一声,“这些人还是有血,想要求个生路的,很多老弱病残就只能待在家中等死了。”

  诸葛瑾沉默不语,许久之后才闷闷地说道“我听说青州刺史臧洪为人雄气壮节,怀大志,在他治下,百姓本不应是这样的遭遇。”

  “很多事你不懂,臧子源是人才不假,但他做到这个位置是受袁绍指派,并未经过朝廷任命,名不正言不顺,若是没有本地世家豪强支持,早就被人赶下去了。”刘备开启教学模式,循循善起来。

  诸葛瑾还瞪着眼睛,似乎是在思索对方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站在船头另一侧的诸葛亮却率先领悟,清声说道“使君前两天说过嘴软、拿人手短,臧子源依靠世家豪强方可站稳脚跟,很多时候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对那些人的恶行视若无睹。”

  “就是这么个道理。”刘备赞许地点了点头。

  经过这一段时的相处,刘备对诸葛瑾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许是十几岁就丧父,需要扛起家族重担的缘故,诸葛瑾为人踏实,温厚,襟气度不错,更是对劳苦大众怀有深深的同心,等到了幽州之后跟着卢植等人学上几年,用来治理地方或是在州府里处理政务是绰绰有余。

  与兄长相比,年方十二岁的诸葛亮,表现出来的聪颖和才能,则是远远过常人,比起刘备见过的所有人都高出一个档次。

  不管看什么书,这小家伙都能做到过目不忘,非但可以用自己凝练的文字进行概括,还能举一反三,提出与古人不同的想法和思路。

  不管刘备用什么典故,讲什么道理,诸葛亮都能迅领会,对刘备讲述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小小年纪,说出的话却像是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半辈子一样。

  度过最初的几天时间后,诸葛亮也没了拘谨,甚至带着七岁的幼弟诸葛均下到船舱底层,见到了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