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六章 热爱单挑的小子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怀着震撼与钦佩的心情,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一对师兄弟乘船渡海,前往韩州拜会张焕去了,而邺城方面对审配的处置,也正如诸葛亮预测的那样。

  得知了案件前因后果,以及审配断案之后的举动,刘备亲自修书一封,高度评价了审配的当机立断和铁面无私,同时敦促他要加强管理家族事务,防微杜渐,将这种仗势欺人的现象扼杀在萌芽阶段。

  然而,审配的强硬和刘备的处置,很不符合社会主流的道德观,一些官员便纷纷上书,希望审配能够主动谢罪,甚至引咎卸任,如果他继续贪恋权位,刘备就应该出手惩治,以保持冀州官场的纯洁性。

  对于这种说法,刘备并没有公开表态,只是把上书的几名官员找来,向他们问了几个问题:

  第一,审配有没有鼓励、纵容、甚至指使族人做出这种行为?

  第二,审配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有没有徇私枉法,包庇族人?

  即使是再看不惯审配的人,面对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审配为官清廉正直,从没有为自己谋过什么,至于对此次案件的处理,无论是惩罚的严厉程度和赔偿的丰厚程度,也都过了正常的标准。

  无可挑剔,对族人的处置甚至有些严苛,换了别人未必能做到这样。

  然后刘备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官员也是人,他也有亲戚族人,他本身的影响力很容易被人利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预防,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事件?

  或许是刘备提出的问题关系到每一名官员,冀州、青州、幽州各地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是对审配的讨伐,就这样变成了整个官场的反思。

  与之同时,刘备还让人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都整理了,印刷成册,分到各郡县,让所有官员都引以为戒。

  据说在看完这本小册子之后,远在兖州坐镇的监军沮授也颇为感慨,说出了一句被大河南北争相传颂的话

  “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

  “快要秋收了,也不知道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张宁看着碗中的白米饭,却是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

  “挺好,河北风调雨顺,青州、徐州、河南的陈留等地都也不错,应该能过个好年。”刘备顺口答道。

  听说家乡又能迎来一次丰收,糜贞眯着眼睛笑了起来,往刘永碗里夹了一大块排骨,然后亲昵地捏了捏几个孩子的耳垂,让他们多吃点肉长身子。

  经过了一个夏天的射击训练,刘永和裴大虎成长了很多,每天端着木弩练习,双臂变得壮实有力,眼神变得明亮锐利,心性也沉稳了许多,站在那里就像两个小大人,几个当娘的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欢喜,每天都变着法子地让他们吃好喝好。

  就连最心疼儿子的张宁也不再排斥刘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