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6章 宣府城中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6章宣府城中

  早前天子下诏,命镇抚使杨杰,孙勇二人,分赴边军各处,选拔边军充入府军前卫,备设幼军。

  到现在为止,也有三四个月了。

  这段时间内,孙勇自然是尽职尽责,辗转边军各处,对每一个都认真审核,精挑细选的。

  但是,另一个负责的人,杨杰,第一站就到了宣府,然后……就病倒了,而且,这一病就是好几个月,养在副总兵府,人也不见,府军前卫的选拔也不管。

  如今,孙镇抚使那边的人都快选齐了,可是,这杨镇抚使这,还没开始呢……

  宣府城内,副总兵府。

  杨信的面前,除了有兵部的文书,还有一文一武,两位绯袍大员。

  文臣面容清癯,望之而有威严,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在边境逗留了许久的刑部尚书金濂。

  武臣身着绯红白泽袍,留着短髯,看着不过四十余岁,为宣府镇守总兵官,大同伯陶瑾。

  待得杨信放下文书,率先开口的便是陶瑾。

  “杨副总兵,你也看到了,朝廷对于遴选府军前卫一事十分关注,这件事情拖延了也有好几个月了,但是因着杨镇抚使一直病着,所以迟迟没有开始,如今兵部移文催促,再拖延下去,怕是不妥了。”

  “不知,杨镇抚使的病怎么样了?可否,让老夫见上一面?”

  杨信抬头,瞥了一眼陶瑾,心中不由冷哼一声。

  此次杨杰奉命来到宣府遴选府军前卫,对外是生了病养在府中,实则是奉密旨,潜入了漠北去执行任务。

  这件事情,并没有对外宣扬,也没有官方文书。

  但是,陶瑾肯定是知道的。

  毕竟,他还是宣府的总兵官,哪怕杨家在宣府再根深蒂固,这两年的工夫下来,陶瑾也自然有了自己的势力。

  杨杰出城时,虽然改换了行头,但是对于陶瑾来说,想要知道他出了城,并不困难。

  可是现在,他却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拿着兵部的文书过来询问遴选的进度,明显是不怀好意。

  “劳总兵大人挂心,舍弟自幼体弱,边境苦寒,到了宣府之后,旧病复发,这段时间虽然有好转,但是,郎中交代,仍然不能受风。”

  面子还是要给的,沉吟片刻,杨信客气的开口,但是话里的意思,却是明明白白的。

  “所以,见面之事,怕是不行,辜负总兵大人的好意,他日下官必定登门致歉。”

  见此状况,陶瑾露出一副遗憾的表情,道。

  “既然如此,倒是一桩憾事。”

  “不过,杨副总兵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身子有恙,还是好好将养着,只是,这府军前卫之事,确实也拖不下去了。”

  “既然杨镇抚使不能出门,这件事情总是搁着,也不是个办法,老夫这里,倒是挑选了些战功,武艺都不错的官军将士,不如,杨副总兵来掌个眼,若是得用,便先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