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范挡头的寻宝之旅_从明末开始生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江是东厂的一名役长,也称为挡头,他带着几名手下的番子,从太原到蒲州、洛阳,最后来到修武县,跟着文启东的踪迹走了一遍。

  之所以要追寻文启东这个道士,都是由一个故事引出来的,能吸引这位东厂挡头的故事,就是文启东编造的《道士勇救威尼斯商人》的故事。

  当然,范挡头不是被故事里的情节感动了,而是被故事里面的‘宝镜’吸引了。

  最初得到消息后,范挡头并没在意,直到厂公‘九千岁’要寻一些宝物给客氏送礼,作为专职地方打探消息的范挡头,为了完成厂公下派的任务,就把道士卖宝镜的事报上去了。

  一面玻璃镜子,对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来说,不是啥稀罕的东西,他外宅的小库房里,就有好几面海外来的琉璃镜子。

  就是客氏哪里,也不缺琉璃镜子,所以下属给他讲宝镜的故事时,也没有太在意,随口说了一句把镜子拿来看看。

  九千岁不经意的一句话,到了下面,那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东厂的番子们,探查到宝镜在张家手中后,有点作难了。

  张家毕竟是出过首辅的家族,虽然现在没落了,但家族底蕴仍在,家族联姻也都是显贵人家,为了一面镜子,不好强取豪夺。

  不要看九千岁搞死那么多的东林党官员,那是在皇帝默许下的争权斗争,搞死那些官员前,也是需要费劲寻找罪名的,不是随口一说,说让谁死就可以的。

  所以,不要说普通的低阶番子,就是九千岁,也不能随意抢夺别人家的财物,这是官僚阶层的底线,破了这个底线,后果很严重。

  作为张家,由于直系家族里已没有人在朝堂做高官了,现在只是靠着先祖的余威过活,也是纸糊的老虎,只剩一个架子了。

  当东厂的番子找上门,说是九千岁看上了自家的宝镜后,张家虽然不想给,但又怕被九千岁盯上。

  最后,双方相互妥协后,由张家的人亲自送宝镜到京城,张家要用宝镜换取足够的利益。

  张家人带着宝镜到京城后,私下里通过转手,获得了一位部堂故交官员的人情后,通过故交官员的手,宝镜还是到了魏忠贤的手中。

  张家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不直接向九千岁献宝?

  因为像张家这样的官宦之家,屁股不能做歪,投靠阉党,不符合自家的长远利益,所以不能直接向阉党献媚。

  当魏忠贤见到镜子后,也禁不住大为赞叹,不亏被称为宝镜,和手中的镜子相比,自家摆放的那些西洋琉璃镜,都成了粗制滥造的劣品。

  把玩着手中的镜子,精美的工艺让魏忠贤爱不释手,有点不舍得把这样的宝镜送给客氏了。

  不过,为了挽回自己在皇帝那里的信任,最后还是把宝镜送了出去,一件玩物罢了,哪有自己的地位重要。

  镜子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